妇科穴位贴敷(三伏贴)是利用三伏天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的时机,通过特定穴位贴敷温通散寒的药物,以达到温阳散寒、活血通络、祛除妇科寒性疾病根源的一种“冬病夏治”特色疗法。
贴敷原理
中医学视“寒”为诸多妇科疾患之源。寒邪具有凝滞收引之性,易致气血运行受阻。常见表现为经期延后、经量稀少、色黯、畏寒肢冷(尤以腰腹臀为甚)、痛经、不孕等。
遵循“冬病夏治”、“春夏养阳”的理念,广安门医院南区妇科针对女性生理病理特殊性,于三伏天施以穴位贴敷,达到祛除患者内在寒湿,通经活络,消散瘀滞,促进新生的作用。同时可改善女性盆腔区域血流供应及微循环状态,调节整体免疫平衡。
适用人群
1. 月经病:月经紊乱、闭经、痛经属虚寒或寒凝血瘀型、素体阳虚畏冷者。
2. 生殖障碍:因子宫虚寒所致的不孕、复发性流产、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反复着床障碍、宫腔粘连。
3. 慢性炎症:迁延性盆腔炎症、输卵管不通畅、慢性阴道炎症、反复发作的异常带下,辨证属寒湿型。
展开剩余60%4. 产后调护:产褥期周身疼痛、气血亏虚状态。
5. 体质调理:免疫功能低下、亚健康状态人群,辨证属阳虚或寒湿内蕴者。
禁忌人群
1. 妊娠期妇女禁止使用。
2. 经血量过大者行经期间暂缓贴敷。
3.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不宜使用。
4. 皮肤过敏体质或拟贴敷区域存在皮疹、破损、感染灶(如疖肿)者禁用。
5. 瘢痕体质者避免使用。
6. 急性感染性疾病发作期、发热患者,或患有其他严重系统疾病无法耐受者禁用。
7. 临床表现为热证(如发热、烦躁、口干、便秘、舌红苔黄等)者,不符合虚寒/寒凝证候者不适用。
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及应对
部分人群贴敷处可能出现灼热、红肿、疼痛、刺痒感,极少数可能出现水疱。主要源于药物局部刺激作用或个体皮肤敏感性。轻微红肿痒痛多可自行消退。若形成较大水疱,可用无菌针具穿刺引流疱液(务必注意无菌操作),外涂碘伏消毒。反应严重难以自行处理时,应及时就医。
贴敷时间
7月9日至9月30日
上午08:00~11:30
下午13:30~16:30
预约方式
通过健康大兴APP、114等平台,预约广安门南区医院妇科三伏穴位贴敷专题门诊,就诊当天前往医院自助机取号、报道,门诊楼三楼妇科诊室开具贴敷治疗单,在指定时间凭治疗单由妇科医务人员进行贴敷治疗。
发布于:北京市互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